黄城根小学昌平校区,北京 / 和立建筑实践
Huangchenggen Primary School Changping Campus
黄城根小学昌平校区项目是一次将建筑理念与教育理想高度结合的设计实践,也是北京市第一所被动房学校建筑。拥有百年历史的黄城根小学与具备丰富的教育建筑设计经验的和立建筑实践事务所,一致希望突破公立学校在空间与形象上的瓶颈,建设一所“以学生为中心”的“二十一世纪的学校”。
▼小学概览
学校的空间架构在多个层面上组成。首先,以“学习社区”取代传统的“教室+走廊”布局,成为空间的基本单元。每个年级160名学生,恰好是一个孩子在一年时间内能够认识的最多人数,因此学习社区又称为“年级客厅”。年级客厅为孩子们提供了安全感和归属感,促进课堂的延伸和多学科的交叉。
▼学习社区的形成
▼连通教室与年级客厅
▼年级客厅为孩子们提供了安全感和归属感
▼年级客厅促进了课堂的延伸和多学科的交叉
▼年级客厅中的阅读区
年级客厅、专科教室、图书馆、多功能体育馆、餐厅、报告厅形成了若干个“盒子”。为了提供充足的采光和通风,盒子在平面布局上扭转,形成多个三角形院子。我们将整体空间格局命名为“盒子和院子的故事”。这个格局有效地缩小了建筑的尺度,极大地丰富了室内外的空间形态。
▼形成若干个“盒子”,整体空间格局可看作“盒子和院子的故事”
最大的“院子”是位于建筑中央的三层通高的表演艺术中庭,功能等同小镇中心;中庭与舞蹈戏剧教室以及“演艺院子”在室内外形成一系列的非正式演出和集会场所。“生活院子”则是室外下沉庭院,连接了餐厅、体育馆和乐队排练厅,是草地音乐会的理想空间。
▼位于建筑中央的三层通高的表演艺术中庭
▼表演艺术中庭的活动隔段
▼表演艺术中庭的阶梯
▼演艺院子,可配合着中庭和舞蹈戏剧教室,形成非正式演出和集会场所
多个“盒子”衔接而界定的多边形空间连接各类教室,形成了学生中心、创客空间、网络咖啡、生活中心等主题学习场所,取代了传统的走廊,为授课、演示、展陈、表演、项目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提供了多样化的环境,实现了“处处可以学习”的教学理想。我们将这些公共空间称为“智能中心”,这是著名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的空间实践。
▼生活中心
▼学生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公共空间
▼创客空间
▼创客空间,取代了传统的走廊,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室内外的主要饰面材料仅为环保涂料,色彩和形式几乎成为空间之外唯一的设计手段。我们以黄城根校徽的蓝色和黄色作为色板,以教室的矩形和公共空间的三角形作为形式语汇。墙面上深浅不一的色块降低了盒子的硬度,三角形的铺地和吊顶既保留了空间的通用性,又增加了灵动和愉悦感。
▼室内空间,以蓝色和黄色作为色板,以矩形和三角形作为形式语汇
▼教学楼外观
▼教学楼外观,采用矩形的图案
▼墙面上深浅不一的色块降低了盒子的硬度
同样的形式语汇也运用到户外景观和标识设计中。校园内采用天然材料构成的丰富的地面肌理,灵感草坪、雨水花园、室外画廊等场所为孩子们提供了户外课堂和游戏空间。
▼户外景观
▼户外景观,采用天然材料构成的丰富的地面肌理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始终将空间理念植根于教育理念,将空间格局优先于人为的造型,从而创造性地营造出在通透性、开放度、互动性和空间尺度等方面高度多元化的学习场所,将一个建设资金有限、规范约束严格的公立学校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二十一世纪的学校”。
▼首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1-1剖面图
▼2-2剖面图
项目名称:黄城根小学昌平校区
设计方:北京和立实践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设计 & 完成年份:2019年
主创及设计团队:马笑漪,孟超翊,陈鹏飞,夏妍,周雪娇,明杨,王佳佳,赵越,朱仁政,吴越,梁杰群,包磊
项目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翡翠公园
建筑面积:29,098 m²
摄影版权:夏至
客户:北京昌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卓越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万科企业有限公司
客户项目经理:李超
景观顾问:望境景观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照明顾问:北京钛和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品牌:橡胶 — Green-Flor,穿孔石膏板 — 北新建材,矿棉板 — 北新建材
More: Inclusive Architectural Practice (联系邮箱 | contact: xiaoyi.ma@iapractice.com)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