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里的儿童成长中心,北京 WAY Studio
Child growth center in the forest
未/WAY Studio在新项目蜜糖国儿童成长中心为小朋友打造了一个轻松自然的空间。在小朋友的世界里,一切皆未成定律,包括空间的定义,墙不一定必须顶天立地,地未必是一马平川,而我们更希望小朋友能在这种灵活多变的非“稳定”格局里,去探索、重组并定义属于自己的空间,就像在森林中探索那般快乐。
▼空间概览
蜜糖国儿童成长中心位于北京,该项目由北京前著名古玩城旧址改造而成。未/WAY Studio受邀为一层局部公共空间进行改造以及为二层新设置的儿童成长中心进行整体设计。项目面积约5,700平方米,跨越上下两层,多功能教室共有6间,其中三间大教室亦可各分割为两个小教室供音乐、美术、创意、无火烹饪等儿童兴趣培训学习空间。另外单独设有木工坊和一间运动或舞蹈教室。整体空间灵活变通,除了满足教育、娱乐需求外,亦可作为餐饮、休息、讲座活动等多重功能使用。
▼轴测图
旧商铺转身为儿童成长中心
城市的空间规划正从全新设计向改造再生转化,要求建筑师更多地将场地原有的建筑形态与社会情境考虑在内。现代生活的多样性也辐射着空间的设计,对灵活、有效、多功能并且有趣的空间需求逐渐增加。
项目所在空间原为商铺,空间朝北且层高较低。未/WAY Studio的设计方案通过半开放的空间布局,灵活的家具组合与丰富的灯光设计带来了采光充分、通透且充满弹性的室内空间,保证教育空间所需的通风、温度和空气质量条件。一二层相连的楼梯转角还设置了一个反光镜,让孩子们可以在二层看见一层空间内的活动。一组金属喇叭将上下空间连接,让孩子们可以“打电话”。
▼探索楼梯,设有不同的装置
▼楼梯,在两层空间中形成视觉连接
蜜糖国儿童成长中心”以“拼图”为灵感,不同功能的空间交错衔接,呈现出具有韵律的空间节奏,带来多样而丰富的公共空间。部分隔的墙体除了部分全封闭之外,大部分空间使用矮墙和布帘进行分隔,开阔的视线让老师或家长方便看护孩子,也促进了三方的沟通和互动。当布帘打开时,整个空间贯通相连,将自然光充分引入室内;布帘拉起又可以达到区分空间与隔音的效果,满足不同活动对光环境的需求。室内的家具也被设计为可以自由移动的组合,最大化空间使用的灵活度。
▼模块化家具的不同组合
▼教室
教室里,家具作为墙体,融合了所有教学或者其他功能转换时需要使用的设施。教室内的灯具像小朋友的三颗小牙,可调节明暗度,满足白天、夜晚、清洁三种模式的灯光需求。
▼教室灯具细部
为家庭提供一个休憩的公共空间
Family Space
蜜糖国儿童成长中心采用的瑞吉欧方法(Reggio Emilia approach)在空间设计中得到了贯彻和体现。瑞吉欧认为物理空间可以扮演“教师”的角色,环境是建立关系、语言能力和讨论能力的重要工具,强调孩子们在社群中体验和学习的重要性。蜜糖国儿童成长中心的设计围绕着孩子与孩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预留了充分的公共空间,大人与儿童的尺度交错,让两个群体都可以舒适地在空间中进行互动。
▼橙色休息区
二层为主要的教学与活动区域,中部的开放空间成为一个流通的庭院供孩子们自由活动。二层中部公共空间的灯饰设计以树木为灵感,为室内空间带来自然的气息。三处吊顶灯饰营造出恬静的灰空间,以半透明的亚克力为材料,通过层叠组合打造有机的弧线造型,自然营造空间中的视线焦点。
▼木工教室
▼灯饰细节
自然之色
Colors of Nature
整个空间色彩缤纷,且充满富有趣味的细节。橙色、绿色和红色点缀在木色调为主的空间中,打造温暖而富有活力的氛围,同时起到了功能标识和空间指引的作用。卫生间使用了灿烂的桃红色,并以围合的结构和拱形门带来剧场般的视觉效果。入口、走廊等公共空间都预留了展示区呈现孩子们的绘画和装置等艺术创作。
▼色彩丰富的空间
首层空间被流动的曲线覆盖,开放的退台式的阶梯座椅提供一个适宜互动的环境,也让访客渐渐从城市匆忙的环境中抽身,缓慢进入一个激发想象力的空间。
▼阶梯座椅形成适宜互动的环境
▼卫生间
“我们希望在设计中传达一种开放的教育理念,通过留白创造一个充满未知的场所,让孩子们自发去探索和体验,成为空间的主人。” 蜜糖国儿童成长中心的设计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环境,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和成长,也为孩子和家长带来更多的交流与互动,让教育空间成为一位隐形的老师。
▼首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剖面图
功能:儿童娱乐及教育
客户:蜜糖国儿童成长中心
地址:中国北京市
面积:2180 平米
设计团队:郑涛,黎紫翎,洪勤哲,王亦鸣 ,郑智超,张泽群,李旭东,何晶洋
灯光设计:景照明
摄影:Fernie Lai
材料商:墙体及家具软包 – Kvadrat,地面铺装 – Forbo
More: WAY Studio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