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创国际创新科技馆,南昌 瑛泊
Wanchuang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Museum
在上百名嘉宾的见证下,万科·万创科技城在2020年12月9日正式开园!开园仪式在刚刚建成的南昌国际创新科技馆举办,这座博物馆很快将成为南昌赣江新区的新地标,也将成为世界级园区万创科技城的生命核心。万科·万创科技城首期项目全部由瑛泊设计,预计2021年3月将完成全部建设工作。
▼建筑外观
01.赣江新区的标志
Icon for Ganjiang
坐落在江西省省府南昌市北部、赣江沿岸的赣江新区是国家级高新产业区。在未来几年,这个规划面积为465平方公里的新区将成为中国最绿色和健康的产业环境。万创科技城位于赣江新区的中心,紧邻即将建成的新CBD,拥有直达机场和市中心的便捷交通系统。沿贯穿赣江新区的核心道路,万创科技城将成为新区的核心,南昌国际创新科技馆也将随之成为整个新区的地标性建筑。
▼赣江新区的新地标
02.i-CAM 模型
i-CAM methodology
万创科技城的设计理念源于瑛泊搭建的园区开发模型‘i-CAM‘的评估结果。i-CAM 是Inbo Campus Assessment Model 的缩写,翻译为瑛泊园区评估模型。i-CAM模型搭建于埃因霍温高科技产业园区的成功规划和设计经验。在业内,荷兰埃因霍温高科技产业园区因为员工人均专利权数最高而被认为是全世界发展最好的高科技创新园区。开放的创新环境和搭建’智慧中枢‘的战略是园区的成功关键。
▼园区鸟瞰
03.区域的智慧中枢
Regional Brainhub
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证明,超过80%创新产生在不同背景的人在非正式场合的沟通中。瑛泊的‘智慧中枢’的战略正是建立共享设施和空间以增加人们聚集的机会,增加非正式会面的机会,刺激人群的交流。博物馆、联合办公和会议中心三大功能的结合是在万创科技城项目中对这一战略的核心实践,期待这里将成为整个赣江新区的“智慧中枢”。
▼建筑立面
04.流线与视角
Flow & view
坐落在两条主干道的交叉处,南昌国际创新科技馆是科技城的入口标志。博物馆的初始造型源于行人路线的分析以及主干道直接看到园区中央庭院的希望。博物馆底部两层是展示空间,顶部两层是可以容纳10-200人不等的会议室。这两个功能在体块上有细微的区分,但是精致的建筑表面,将两个体块融合和包裹在一起。
▼设计示意
▼流线示意
05.社区平台
Community platform
南昌国际创新科技馆的入口广场将被用于公共活动的举办。一个表现欢迎姿态的大楼梯是公共空间的延伸,它不仅仅可以创造更多的室外座位,也是可以直达不同观景台的开放空间。它邀请人们更多的使用户外空间,帮助这里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交换平台。
▼室外楼梯
▼大楼梯和室外平台
▼从入口广场望向建筑
▼室内空间
06.参数化设计的创新
Parametric novelty
建筑外皮的百叶铝板设计将这个建筑复杂的形态包裹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流畅的形态。铝板流线从横向波动到竖向,形成的外壁形态符合开窗的逻辑、满足日照视线以及透明的需求。为实现造型复杂的建筑与曲面流线型外壁的结合,节约成本,使用最少的曲面铝板,我们寻求瑛泊荷兰的专业人员的参数化设计的技术支持。
▼立面示意
▼立面展开图
▼剖面图和百叶铝板
▼立面细节
07.未来的可塑性
Future adaptability
南昌国际创新科技馆的开放是一个更大区域的开发项目的开端,这个项目包含学校、商业区、居住区和配套设施。由于园区的开发刚刚开始,博物馆的顶部两层将首先被用于销售中心和联合办公区。随着项目的进展,这里将成为国际会议中心。建筑师们无法预测未来,为了使这个建筑可以灵活、适应地未来的需求变化,瑛泊不仅仅设计了宽阔无竖柱的内部空间,也让每一层都拥有单独的入口。由此,在未来需要的时候,每一层都可以独立运营。
▼园区夜景
▼西南向透视
▼一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项目名称:万创国际创新科技馆
设计方:Inbo 瑛泊
公司网站:www.inbo.com
联系邮箱:shuozhao.sun@inbo.com
项目设计 & 完成年份:2019-2020
主创及设计团队:Mark Dekker, 潘文黎,Joan Rufián Pujol,王战,金不为 ,Jihong Duan,Lars van Vianen
项目地址:中国江西省南昌市
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
摄影版权:Highlite
客户:江西万科
More:瑛泊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