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北京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9 China Beijing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China Pavilion
设计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位置: 中国
中国馆位于世园会核心景观区山水园艺轴的终点,是世园会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其南侧为山水园艺轴的起点——园区1号门,北侧为妫汭湖,西侧为永宁阁,东侧为中华园艺展示区。中国馆仿佛一柄如意坐落在山水田园之中,它结合了本土的园艺智慧,体现了悠久的中华农耕文明,讲述了人与自然的美丽故事,采用符合本土理念的材料及适用技术,最终成为一座有生命、会呼吸的绿色建筑。
▼中国馆外观远景
建筑的场地关系不同于中国传统建筑的“背山面水”——游客从南侧进入场馆,而北侧是园区最大的水面妫汭湖,因此,如何处理这种矛盾的场地关系是建筑师面对的第一个问题。设计考虑将建筑的平面设计为半环,南侧留出广场,以包容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为解决建筑与水的关系,首层中部底层架空,形成南北贯通的通廊,人们可直接眺望妫汭湖,也可从楼梯下至湖边,原本的“背水空间”与水建立了巧妙的联系。场地设计的另一个巧妙之处在于——利用南北高差,不同标高均可直通室外。红线范围内场地标高在484.80-483.80之间,地势总体情况为南高北低。用地北侧妫汭湖驳岸标高为478.00,与场地有约6米高差。根据展厅单一流线的设计,并结合地下室设置,减少挖方量的考虑,从红线南侧开始起坡至建筑主入口逐渐抬高地面标高4米,一层主入口(±0.000)标高为488.30,地下一层北侧临湖出口标高为-6.000,绝对标高为482.30,从而实现了“不同标高南进北出”的场地设计策略。
▼项目区位分析
▼场地分析
▼方案生成过程
▼中国馆南侧主入口
▼中国馆外观近景
会时,游客经南侧广场进入中国馆,因主入口标高(绝对标高为488.30)与南侧道路标高(484.40)存在近4m高差,游客需走一个近100m长的缓坡,缓坡坡度不到4%,满足无障碍通行要求的同时也不会使游客产生疲惫的感觉。经过缓坡,来到开敞的半围合式前广场,广场周围是长满植被的层层梯田。广场中心处是一个圆形水院,水槽中的水溢出后经瓦屋面下落至地下层,形成壮观的水幕效果。
▼中国馆轴测图及空间流线
▼中国馆的屋架系统
▼中国馆南侧主入口广场
▼中国馆南侧主入口广场局部
▼开敞的半围合式前广场,广场周围是长满植被的层层梯田
▼绿色的梯田与红色的屋面系统相适应
▼梯田细节
进入建筑,首先到达的是序厅,绿色的水刷石墙面,顶面带有绿叶图案的软膜天花和深浅搭配的绿色格栅,仿佛把游客带入了一个绿色森林。
▼序厅,采用绿色的水刷石墙面,顶面设置着带有绿叶图案的软膜天花和深浅搭配的绿色格栅
穿过序厅门洞,进入一层西侧展厅,这是一个绿意盎然的世界,尽管被埋于土中,顶部采光洞口的设计可将二层的自然光引入其中。沿坡道缓缓上升,空间变得越来越明亮,由玻璃和ETFE膜作为顶面的二层展厅,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向东穿过展厅可到达中部观景平台,这是整个建筑最宽敞开阔的空间,在此向西北,可远眺永宁阁、向东北,可看到妫汭剧场和国际馆。
▼通过坡道从一层去往二层(左),二层观景平台(右)
▼由玻璃和ETFE膜作为顶面的二层展厅
▼二层观景平台,向西北可远眺永宁阁,向东北可看到妫汭剧场和国际馆
▼从中国馆室内看室外
从观景平台进入东侧展厅,其空间形式与西侧展厅为镜像关系,从一层东侧展厅经扶梯可进入地下展厅。在下沉水院,看流水从瓦屋面跌落,好似中国民居中 “四水归堂”的景致。参观完毕从北侧出口离开,游客可便捷地到达妫汭湖边。
▼前广场中心处的圆形下沉水院,流水从瓦屋面跌落,形成水幕效果
根据延庆地区光照、降水、通风、温度等气候条件,设计选择适宜的绿色技术:一是实用效果显著,节约运营成本的技术,指覆土、地道风、强化室内自然通风等;二是兼具实用功能和高展示性的技术,指光伏系统、雨水利用等。延庆地区是北京市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中国馆除了满足使用者对采光的基本要求,还需要考虑不同季节,室内植物种植对光的需求。展开的弧线形平面可提供充足的光照机会。南向屋面坡度较缓,更有利于接受光照。中国馆采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坡屋面的设计有利于雨水沿屋面自然流下,雨水进入排水沟后,排入梯田,部分回收后用于梯田灌溉和水景用水。延庆的冬季较为寒冷,建筑首层展厅埋入土中,可降低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做到被动式节能。地道风降(升)温系统通过地道(或地下埋管)与土壤进行热能交换,夏季土壤会吸收经过地道的室外空气的热量来对其冷却降温,冬季土壤对经过地道的室外空气释放热量,来达到预热的效果。设置地道风为使用频率较高的展馆提供新风,可有效降低建筑的空调使用能耗。
▼中国馆的气候适应性
▼地道风系统和雨水控制系统
▼中国馆运用的绿色技术 – 雨水收集系统
▼中国馆夜景
▼中国馆夜景
▼中国馆主入口广场夜景
▼中国馆主入口及圆形水院夜景
▼总平面图
▼首层组合平面图
▼二层组合平面图
▼地下一层组合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项目名称: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
地点:北京延庆
客户: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事务协调局
主持建筑师:崔愷、景泉、黎靓
首席景观设计师:史丽秀、刘环
设计团队:
设计主持:崔愷、景泉、黎靓
方案主创:崔愷、景泉、黎靓、李静威、张翼南、郑旭航、田聪、徐松月、李晓韵、及晨
建筑:郑旭航、田聪、吴洁妮、吴南伟、吴锡嘉、邢睿、李秀萍、李静威、单立欣
总图:吴耀懿、王炜、路建旗、白红卫、高治
结构:张淮湧、施泓、曹永超、李艺然、何相宇、朱炳寅
给排水:黎松、林建德、董新淼、杨东辉、郭汝艳、李万华
暖通:孙淑萍、刘燕军、徐征、潘云钢
电气:王苏阳、姜海鹏、沈晋、李剑峰、张青、李俊民
智能化:刘 炜、陈玲玲、许静、李俊民、张月珍
景观:史丽秀、赵文斌、刘环、路 璐、贾瀛、李旸、刘卓君、盛金龙、齐石茗月、王洪涛、王婷、冯凌志、刘丹宁、曹雷、魏华、刘子渝
室内:邓雪映、李海波、焦亮、李倬、李钢、林泽潭、裴健、陆丽如、董一童、刘涛、王凯平、周存蕙、田爽、徐昊明、王坤
声学 :王君为、陈启明
绿建:刘鹏、林波、王陈栋、王芳芳
经济:禚新伦、钱薇、丁雨、王雍雅、刘晓瑜
驻场人员:黎靓、李海波、贾瀛、田聪、曹永超
摄影:张广源、李季
合作:
幕墙:深圳市大地幕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江河幕墙股份有限公司
泛光照明:北京宁之境照明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标识:北京视野文化有限公司
岩土工程: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码制作:北京筑语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模型制作:北京建景轩模型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面积:23000㎡
建筑面积:23000㎡
造价:33040.2万元
设计时间:2016.9-2017.5
施工时间:2017.8-2019.3
竣工时间:2019.3
More: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Group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