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彭黄连片有机更新
东莞 / 东大(深圳)设计有限公司
记忆中,乡村是什么样的呢?
一望无际的田野、沉睡着的古老建筑、村民们淳朴而友善、村口的古树静静守护着岁月的痕迹、墙面上斑驳的印记和巷道里幽深的气息……安静而美好。人们所向往的缓慢与恬淡、古老与守望、雕梁画栋与古树水塘,都被珍藏在村落里,从未消弭。
▼原汁原味的乡村风貌
东莞,一座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却也不乏古韵风情。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隐藏着无数如星辰般闪耀的古村落。其中,丁彭黄连片有机更新项目就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项目位于东坑镇中心城区北部,总面积约300公顷,其中重点设计区域面积约70公顷,涉及丁屋、彭屋、黄屋三个村落。
▼项目区位图
Famous for it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ongguan is still a city with ancient charm. Countless ancient villages are scattered around in the forest of reinforced concrete like shining stars, and Organic renewal of the contiguous villages of Ding, Peng and Huang is a flaming pearl.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the downtown of Dongkeng Town, the project occupies a total area of about 300 hectares, with a key design area of about 70 hectares that covers three villages, including Ding, Peng and Huang.
▼项目局部鸟瞰
寒溪河如一条碧玉带,流经片区,为两岸的山丘增添了生机与灵动。山水相依,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片区内的古村落依旧保留着传统的风貌和文化,村屋错落有致,风水塘整齐划一,宗祠等历史遗迹清晰可见。古树名木点缀其中,彰显了生态环境的优良和特色。这里是一处集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的宝地。
▼“山水村居”的良好空间格局
▼风貌良好的建筑群落
▼500年的古围墙、百年古树
▼历史悠久的古建筑、丰富的古民俗(黄屋村廿会文化)
古村与祠堂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了斑驳的印记和独特的风情。然而,由于管理不善,水环境恶化,道路断联,公共设施缺乏,文化传承淡漠,农业低效、建筑空置失修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让旧村焕新颜,在保留文化内涵的同时赋予新的功能与使命成为一个亟待解答的问题。
▼项目现状问题
山水新天地
基于优越的基础条件,设计以“山水新天地”为主题,通过修复生态、整治环境、优化交通、完善功能、彰显特色五大策略,在尊重村落原始风貌的同时,创造满足现代生活休憩的功能空间,打造一处富有文化韵味的山水栖居典范。
▼总平面图
▼鸟瞰效果图
The design, themed “A New World Surrounded by Mountains and Rivers”, tries to create a functional space for life and recreation while respecting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the villages based on the superior local conditions. With such five strategies a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ransportation optimization, functional improvement, and characteristic highlighting, the purpose of the design is to create a model of mountain and water habitats with cultural charm.
▼新与旧完美融合
古树新生
村口的古榕树见证了村落的历史与变迁,在东莞,榕树下也是村民休闲聚会的重要场所。场地现存几颗百年古榕,它们守望着村落,也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挂满灯笼和许愿带的许愿树
四百年风雨沧桑,老芒果树依然傲立于土地之上,它是当地独具魅力的水果之一。树木粗壮,绿叶成荫。小路蜿蜒而过,吸引着人们来此漫步散心。
▼芒果树下的悠闲小径
登高丘而望远
山体树木茂盛,生态本底良好。设计师以轻介入手法对其进行改造,不破坏其天然之美。登上高处望远眺,一览无余的风景映入眼帘:湖水波光粼粼,古村静谧恬淡,城市远方若隐若现。
▼马腰岭山顶是场地绝佳的观景点
▼山顶平台
滨水生活的回归
东莞人与水有着不解之缘。他们沿着水边安家落户,与水相依相伴。水孕育了东莞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和乡土情怀。在那些古老而美丽的村庄里,每个村落前都有一口风水塘相伴。风水塘不仅是生活用水的来源,也是农业生产和禽畜养殖的重要条件。然而,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中,风水塘面临着污染和破坏的威胁,人与水的关系也逐渐割裂。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水环境和提高水质,并在合适的地方增加亲水平台,为市民提供更多亲水近水的空间场所。
▼生动的滨水建筑界面
黄屋村每逢正月二十日,村民们向土地神祈福祝愿,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是他们世代相传的“廿会”文化。结合“廿会”文化设置的小游园,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水边增设台阶和滨水平台,提供亲水的可能性
▼顺应现状高差设置曲线台阶
对岸的滨水建筑群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大树、村落与水生植物相映成趣、生机勃勃。这里是一幅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卷。
▼市民在水边的休闲亭小憩
▼人气超旺的小公园
夜光步道
于水上增设栈道,形成一个环状的步行系统。栈道全长455米,沿线可欣赏水景、古村、树木和城市风光。步道还设置成夜光效果,以“星光漫步”和“清水涟漪”为主题,用荧光石铺成发光图案,营造出浪漫梦幻的氛围。
▼蜿蜒的水上栈道
▼对面的大树,像不像《龙猫》里的那颗
▼沿途可观不同景色
▼夜幕降临,夜光步道呈现出独特的荧光蓝
“月”雕塑
月是故乡明,中秋佳节,我们心向往之,愿与亲人共赏月华。在这里,我们用人工构筑打造一轮皎洁的明月,展现了故乡文化的魅力。“月”雕塑既契合了月明湖田园风光的主题,又成为了入口的特色标识。采用德国进口PEFE网膜,轻盈透亮,艺术感十足。
▼极具雕塑感的“月”雕塑
▼夜色下,在水面形成生动的倒影
▼“月”雕塑倒映在湖面上
“禾”雕塑
灵感来源于农耕的典型代表“禾”,今夕对比,唤起人们对于乡村生活或苦或甜的记忆,充分展现新时代、新时期,东坑乡村的欣欣向荣以及美好“和”谐。
▼“禾”雕塑
悠悠文脉
鱼寮广场,古称鱼寮码头,是古代商贾和游子的出发点和归来地。每逢端午节,彭屋村人在此划龙舟,庆祝丰收和团圆。如今,码头重现旧貌,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当年的热闹和欢乐。北楼,又名北门楼,相传是人们出行前登高祈福的地方。重修后的北楼,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是观赏风景的好去处。
▼鱼寮广场和北楼
村里古时有戏剧表演的习俗,利用广场空间增设传统岭南风格的戏台,供粤剧、木鱼歌等文化艺术演出,丰富历史文化体验,现已连续举办了多场粤剧曲艺欣赏会。
▼恢复的戏台
古围墙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古时长1200多米,高5米,宽4米,是村落防御贼人和流寇侵略的第一道防线。经历500年历史沧桑,现仅存约200米墙身。墙上青苔斑驳,树根缠绕,显得古朴而庄重。我们对古围墙进行了严格保护,提升巷道铺装,并于围墙两侧空间增设了休闲路径供游客漫步。
▼阳光洒在古围墙上,留下斑驳光影
▼空间梳理后,原来的杂草丛生之地也变得可游可赏
浪漫花海
由于用地为基本农田,我们在基地种植了农作物,营造出浪漫的花海景观。夏日里,向日葵迎着阳光,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冬日里,油菜花铺成一片金黄的梦幻。花开时节,近70亩的花田如同一幅金色画卷,让人沉醉其中,心醉神迷。
▼春天盛开的油菜花
▼秋天盛放的向日葵
未来的乡村,将成为人人向往的桃花源
随着项目的圆满完成,村庄焕然一新,风景如画,氛围宁静,文化浓郁,“山水新天地”的魅力展现无余。开园至今,游客络绎不绝,成为“网红打卡地”。夜色渐浓,百米夜市摊熙熙攘攘,为农民增添了财富和梦想,为乡村注入了新活力。2023新年之际,在月明湖畔绽放了璀璨的烟花,为市民奉上了一场新春盛宴。东坑镇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二月二”众多活动也在此展开。优美的环境不仅吸引了游客,也促进了商业发展,目前彭屋首家特色饮品店已经开业。未来我们将引进文创、民宿、餐饮等多种产业,并通过举办各类主题文化活动,提升片区活力,让片区能够“见山望水,留得住乡愁”,实现“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目标。
▼鸟瞰夜景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丁彭黄连片有机更新(又名东坑镇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建设项目)
项目地址:东莞市东坑镇中心城区
项目规模:300公顷
设计单位:东大(深圳)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周永忠、邓新、白源、蒋琼花、麦欣穗、张水先、何光洪、莫兰群、李晓妍、梁淑凤、陈隆峡、梁显杨、吴庆辉、温丽霞、刘思瑜、杨文峰、付静、林昱、向应、施国暖
文案策划:蒋琼花
业主单位:东莞市东坑镇公用事业服务中心
设计/竣工时间:2019年/2022年
摄影:TAL/谢宇辉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