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文旅产业的八大发展趋势
行走的凉鞋君
2023年文旅产业的八大发展趋势
行走的凉鞋君
虽然受三年疫情影响,但文旅产业却在行业逆境中发展,逐步开始寻找一条更专业的方向来发展。随着疫情“乙类乙管”的施行,国内已经基本上彻底告别了严格的管控。从春节人口流动来看,旅游行业正在复苏,虽然无法回归到一个完全正常的状态,但复苏确实在逐步开始,文旅产业也将跟随经济发展的步伐开始进入新一段发展周期。
2021年北京环球度假区的开业,让北方也有了和上海迪士尼可媲美的主题乐园。国内知名主题乐园开启了“北环南迪”的局面,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第三个能达到两个乐园的高度。疫情期间开业的环球度假区,给深受疫情灾难的文旅业一剂强心剂,让国内主题乐园度假有了新的选择。
从北京环球度假区成功开园的结果看,国内文旅产业真正开启了品牌化、沉浸式发展周期,纵观国内文旅项目千千万万,但能让人流连忘返,记忆犹新的不多。沉浸式文旅正是文旅产业4.0时代的显著特征,从千篇一律的建筑和游玩项目,到互动式体验,再到沉浸式游玩,文旅产业正在朝着一条崭新的路在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的新型文旅项目出现在世人面前。
方特算是国内主题乐园品牌里做的比较好的产品,如今开业规模已经超过十家,并且每个项目有不同的文化元素,如四川近年开业的自贡方特恐龙乐园,就依托自贡的恐龙发源地为源头,从而塑造恐龙文化IP的主题乐园项目;绵阳的方特是东方华夏元素为主导,进而呈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乐园形式。
自贡·方特恐龙王国
方特的核心是通过塑造方特品牌,而用不同地域IP,呈现同一个品牌,不同元素IP的方特主题连锁产业群。相比迪士尼的IP唯一性,方特的打造难度更大,可复制的内容不多。近些年,方特因为有了熊出没动画和动漫的支持下,在文旅产业开始逐步多元化,产业衍生也逐步增强,虽然相比国际品牌还有一段距离,但已经算是国内的佼佼者。
三年疫情给市场的思考是,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力,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摒弃,除了垄断行业,其他所有行业都似乎已经进入了买方市场,卖方市场已经将不复存在。这正是消费者变革推动行业朝前发展。消费者开始倒逼文旅产业的革新,在年关前后,度假地产商阿那亚就官宣了最新项目:基于收购的方式,开出“阿那亚·崇礼”。
在此之前,阿那亚已经开出了北戴河、金山岭、三亚等项目,并于2022年中启动了与国家队港中旅合作的广州九龙湖项目。“阿那亚·崇礼”不仅是个成熟的滑雪场,还有万豪旗下的酒店,说的简单点,就是一个带滑雪场的住宅地产项目,用冰雪的方式构建一整套冬季度假生活方式,和与之相关的生态体系。
阿那亚·崇礼滑雪小镇
这是阿那亚的玩法,从夏季度假到冬季度假,阿那亚将生活方式以文旅的方式植入到每个人的心中,成功打造了每一个项目,用文旅带动地产,从而实现地产+文旅的变革,这种创新是让地产消费者超越了买房的思维,而是购买一种生活方式,这就是阿那亚的成功之道,也是未来文旅地产项目发展的必然方向。
乌镇旅游的创始人、乌镇和古北水镇的总设计师操盘手陈向宏的顶度集团,新年迎来广东赤坎古镇项目的开业,此举让顶度集团成为国内顶级的优秀文旅运营商。从乌镇到古北再到贵州乌江寨,到如今的赤坎古镇,顶度集团陈向宏所打造的古镇版图已经天南地北实现了完全布局,并且旗下的古镇项目都取得一定的成功,成为别人不可比肩的存在。
陈向宏曾经在论坛上说:旅游要从资源+概念包装过渡到内容。旅游是生活方式、是文化。未来旅游人不是做共性,而是找个性,要放大不同点。十年前,我们乌镇旅游就提出“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乌镇从观光小镇→度假小镇→文化小镇的演变,而未来的文旅古镇项目也是如此,从观光到体验互动的思路转变。
文化旅游之文旅,兴起于数十年间,流行于数年间,核心在于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故而文旅是个大课题,又可拆分文化和旅游两个大课题。国内旅游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庞大而又纷乱的产业结构,而中国文化研究又是千古流长。当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文化的加持与融入成为必不可少的内涵,文旅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形态。
从传统的景区,包括景观景区和人文历史景区,再到建筑文化、生态文化以及艺术表达方式等,文旅正在形成新的理解方向。而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又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文化旅游是以旅游为核心,在旅游中享受文化内涵,而旅游文化是以文化为核心,通过旅游为基础实现,故而我们时常听到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两种范畴。
但在当下,文旅又是一个产业代名词,从概念到产业做了深度调整,成为投资、兴业的一种方式。文旅正在以一种新的模式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从而塑造一种新的产业形态。
国内将文旅产业一般细分为景区、酒店民宿、主题乐园、旅行社,还有就是旅游互联网(OTA)及特殊购物(如免税)。景区可分为自然景观景区、人文历史景区、人造景区三大类。在一定时期内,前两者都处于观光类,而人造景区一般会搭配一些产业,如房地产开发等。
前两者景区一般为国有持有及经营,在旅游业向好的时期,也是赚的盆满钵满,以四川峨眉山、九寨沟、都江堰景区为例,高峰时期的年接待人次都在数百万,光门票这种基础收入就达到非常巨大的数额,而这些地方通过这些人次堆积起来的附加产业链更加庞大,如酒店民宿、旅行社、餐饮娱乐等。而人造景区更多的精力是在房地产开发上,文旅地产在一定周期内也是大有赚头,一些各种名目的“古镇”“文旅小镇”也不断上马。
故而景区牵动的是文旅的各个产业,互相影响,共同发展。但在三年疫情下,景区为代表的行业损失惨重,从而影响到酒店民宿、旅行社等行业,消费方式和方向开始转移,年轻人对于传统景区的依赖度降低,更倾向于小而美的目的地或者目的地酒店民宿及乐园度假,从而形成了不一样的度假方式崛起。
文旅本质是一种生活方式,但国内很多的文旅项目都是寻找一种复古的生活方式,就是一些项目将古代的建筑、文化、体验还原,从而形成自认为是一种文旅体验,如北京大观园、武汉户部巷,各地的小镇古镇等等,如果没有这些古文化的点缀,似乎就不是文旅项目。
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这也是一种文化认知匮乏的方式,或者说在国内文化自信的大推力下,挖掘古文化成为了一种唯一方式,一些发达地区引入的迪士尼,北京环球影城也是一种典型的文旅项目,但走了一种文化引进,品牌引入的方式,实现了一个地区的成功。
文旅项目的实施核心是在地文化,在当地没有特殊的文化代表时,不用非要人造硬拽一个毫无关联的文化ip,可以寻找一个独特,前瞻,引人入胜的品牌文化进来,未尝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广东赤坎古镇
旅游从流量时代开始转变到品质时代,这是一个巨大的改变。外面再也回不去曾经数十亿人同时出行的盛况,回不到年旅游人次60亿的盛况,无数五花八门的文旅项目如杂草丛生遍地开花。这个时代终究因为疫情也非因为疫情而终结。流量时代的结束开启品质化的旅游,度假目的地更加聚焦,消费人群更加拥有主见,消费观念更加朝前与多元化。而文旅项目从而也进入优化调整,迎合消费者进入品质化时代。
旅游从观光旅游到休闲旅游,到文化休闲旅游,再走向体验沉浸式性文化休闲旅游,这个根本原因是消费者的不断进化,互联网和精神物质消费需求的转变,文化、生态、小众、体验、互动等将是未来旅游的全新模式。
旅游与产业融合、与文化融合,城市与文旅融合,这是时代的趋势,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野蛮增长到流量时代再到品质时代,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相关产业,都在朝着品质化的方向发展。而品质化的核心特征就是品牌化、消费者参与运营思路,以及衍生思维。衍生思维就是如酒店不是酒店,而是“酒店+”思维,旅游是“旅游+”思维,“文化+”模式等。在一个业态基础上实现业态到生态的布局。
业态到全生态的发展是文旅生活方式的衍生,”酒店+“开启一种新型的酒店生态,从而让酒店+文化,酒店+亲子,酒店+互联网等等逐一实现,而文化+酒店及文化+旅游实现文旅融合,文化+地产实现新型地产的发展模式。阿那亚的模式就是用文旅撬动项目,通过文旅赋能,从而塑造一种生活方式,实现地产的溢价销售。
所以,以规模增长的房地产发展模式已经结束,房地产发展进入到一种居住属性,而这种居住属性是创造一种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最好的实现方式就是文旅。文旅+地产也需要小众、生态、体验,而非早些年国内众多地产开发商的度假地产开放模式,在景区及附近画饼大规模开发,通过PPT讲故事实现地产开发销售逻辑,这种方式将不再成为未来消费者可接受的模式。
融创·雪世界
融创地产在2017年数百亿接盘万达的13个文旅城项目,而这些项目如今已然成为融创沉重的包袱。“文旅为虚,地产为实”的开发思维主导下,这些项目在地产萧条的背景下举步维艰。在北京冬奥的加持下,融创也曾瞄准室内冰雪这个赛道,从而整合旗下的文旅项目,以冰雪文旅带动地产发展。
2022年2月发布了“去融创化”的热雪奇迹品牌,开启轻资产化的室内冰雪产业化发展,而另一方面则出售资产板块,实现冰雪项目的轻资产化发展。今年卖掉了深圳冰雪城自己的全部股权给华发,就是证实了这点。
另一个活跃文旅企业-海昌公园近年也逐步开始扩张布局,并且开始多元化业态发展,从奥特曼主题酒店再到《大闹天宫》IP授权,海昌在文旅多元化赛道上不断发展,加上小马宝莉、小羊肖恩、日漫IP航海王等IP标签,海昌已经在文旅IP衍生路上走的越来越广。以“水娱乐”为起步的海昌,正在多元化布局上更广的赛道,但海昌的核心是实现IP产业孵化。文化IP正是未来文旅产业的重要的也是必然的加持方式。
可以预见,2023年文旅产业将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受三年疫情影响下,行业复苏还需要一个较长的缓冲期。行业告别了野蛮的发展周期,从流量时代正式走向品质时代,迎来品牌化、专业化、运营导向的发展模式,更多具备运营内容的产业将走到前台,成为文旅产业的代表力量。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