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科院华漕院区城市更新再生
上海交通大学奥默默工作室 + 华建集团上海院 + 华建集团环境院
原状:年久失修空置建筑组团
Original state: group of vacant buildings in disrepair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华漕院区位于天山西路3000号,紧邻北翟高架和虹翟高架,交通便利。此院区建于1960年,为农科院奉贤区主院区外的几个院区之一,环境良好。场地位于上海市闵行北翟路农科院华漕院区内,东侧接壤华漕港,生态景观丰富,既靠近院区的核心公共区域,与其有绿化隔断具有一定的隐私性。
项目前身由三栋既有建筑组成,一栋一层坡屋顶建筑为年久失修的仓库,一个一层坡屋顶小院为弃用库房,一栋一层高低屋顶建筑为弃用水泵房,总面积约为956平方米。既有建筑组团在未来可与现有的食堂相连接,并共用厨房,为院区使用者就餐和空间使用体验上进行多方面的提升。
目标:耕耘、生长、收获与未来
Goal: Cultivation, Growth, Harvest and Future
保留建筑的时代记忆感,叠加符合现代及未来的功能上的需求,一直是业主方及前期设计中强调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引入业态的同时增强公共使用性。改造旨在原有基础上完善、补充及升华之前所缺乏的内容,激活闲置场地,对建筑的总体结构、原有的立面结构、窗洞、门洞、混凝土立柱以及空间逻辑进行保留,屋顶及其他年久失修的部分进行加固或更新。就建筑现状而言,因未使用时间较长,建筑本身存在应急隐患,梁板钢筋锈蚀外露,外墙开裂严重,屋面渗水严重。整体的改造策略将从结构本身入手,解决建筑自身的安全性作。并重新进行功能上的更新,将部分区域拓展为食堂空间,使室内室外环境得到提升与优化。
园区客厅是设计功能上的前提。我们将采用流线型的设计来优化空间布局,提高使用效率,员工在其他时间将其作为休闲、看书、闲谈等其他功能使用。同时,我们将选用自然、温馨的色彩和材料来打造舒适的氛围,以吸引更多的员工前来使用,创造优质的休闲空间和活动空间。
精神堡垒是食堂改造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将在建筑群内重新建设院落与规划动线,并使得原仓库的主空间可展览兼具临时展览、大型活动、部门社交等多重复合功能。此外,我们还将设置一些文化展示区,展示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历史文化和特色食品,从而营造出浓厚的院内文化氛围。
低价策略是改造策略中的核心。我们采用了经济实惠的设计理念,降低食堂的装修和运营成本,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价格的合理性。将现状建筑和空间形式都尽可能保留,不做大量拆除,杜绝任何形式的建筑材料浪费,从铺装、地面、墙体、和结构上进行必要的有机更新,在院落及室外增设景观为其增强氛围感营造。
品牌升级是概念设计中的重点。我们将春耕秋收的整个农业循环生产过程隐喻在空间设计中,为上海现代农业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供品牌升级。现有的400人食堂为“耕耘”,包厢及咖啡厅还有小食堂空间为“生长”,可做临时自助、冷餐会、招待会等兼具重符合功能的大厅为“收获”,会客室及茶室为“未来”。
坡屋顶旧仓库和小院落相连,原有的立面和顶棚已随着时间的流逝风化破败,单原有的门洞、窗洞、总体的梁柱和立面结构都得到了保留,整个空间逻辑得到了另一种的延续。原有的钢构架在演化更新后,被更具自然特色的原木构建所替代,木地板和木饰面的增加为空间增添了温暖热闹的“烟火气”。为了将自然光和谐引入空间,在半拱上下分别运用了玻璃砖和长虹玻璃这类轻介质材料,并且工业风壁灯和组合小顶灯来弥补阴雨天光线的不足。在就餐的本职功能上,垂直的取餐路线,使顾客实现自主有序的取餐、就餐体验。后厨,取餐,就餐,回餐之间科学的服务人员配置,让食堂在维持最低服务人员数量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稳定有序的运营。
员工可以从仓库与院落中间的通道往西进入公共食堂区域抵达进餐空间,餐厅不再额外设立主厨房,功能上与与相邻的原食堂及独立包厢共用厨房。保持原有的院落布局使得空间在向内和向外同时开拓了视野并起到了通风作用,让员工在工作时有一种仿佛置身于室外的新体验。季节更替,天气变化,多变的自然景观,大自然的给予无可比拟,美食与美景相宜相容,餐厅也将成为人们观赏自然美景的窗口。
整个场地的“后院”原本是废弃的水泵房,但因临河的绝地理位置,在此次改造设计中将被重新赋予成为独立接待空间的“新使命”。在空间规划上,通过石笼墙将独栋小楼隔绝在场地东北侧的宿舍区之外,需要时可增设临时围栏,高耸的整排修竹也起到了景观优化与视觉遮蔽的作用。在功能上,独立小楼也具有单间饮茶、洽谈、以及包间用餐的作用,员工可通过仓库和小院中间的通道和外廊径直进入,内部不设立厨房,由原食堂厨房进行送餐。沿河一侧打造了步道与绿植等室外景观,这些围合起来的方寸空间静默无言地展露它们独一无二的野生美感。
材料与结构 :延续性构建与轻质介入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continuity construction and lightweight intervention
保留了原始的建筑结构,新建部分采用现代砌筑方式的红砖来延续以往的传统,而立面肌理部分则与保留的四中建筑呼应,丰富外立面造型的同时增加了建筑的生动性和通透感。食堂和多功能厅外立面采用金属板与红砖,既融合于环境又回应场地历史,茶室外立面采用抹灰混凝土与旁植竹林相互映衬。
食堂主空间使用桁架作为其结构,保留原有的混凝土柱,木构桁架是由中国传统编木拱经现代转译而成。室内整体是原木风格,多采用木质覆面、暖色水磨石地砖为裸露的混凝土柱以及金属门增添了饮食空间的舒适与温馨,连续的木拱券将空间串联起来,也把温暖的氛围带入其中。拱券上方的玻璃砖带给室内以自然的柔和光线,同时也避免了过于强烈的阳光影响到人们的饮食与社交活动。
建筑项目往往总是遇到各方面的制约,整体工程造价的低成本,以及相关施工工艺的困难,这些困难其实都是我们在改造类项目中经常遇到的。低价策略是改造策略中的核心,项目采用了经济实惠的设计理念,降低食堂的装修和运营成本。将现状建筑和空间形式都尽可能保留,不做大量拆除,杜绝任何形式的建筑材料浪费,从铺装、地面、墙体、和结构上进行必要的有机更新,如何在低成本的造价和建筑完成效果之间取得平衡是最为困难的部分。
展望:相关实践与展望
Outlook: Relevant practices and prospects
现存的城市改造案例,往往仅局部的针对建筑室内、居住小区内部或室外公共空间的某个部位,并未注重场地内改造整体的品质提升,那么其实此类改造必然是不完整的。改造与翻新是一项广泛而复杂的工程,工作的进程伴随着频繁而持续的调整。当整体工程落成后,一座融合了所有所需复合功能的现代食堂“重获新生”,在保护了原有空间结构的同时,凸显了建筑和遗产价值,完美达成了此次设计的主要目标。
在城市更新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仅凭宏伟、新颖的建筑形式和空间语言,并不能保证创造舒适美好、符合用户需要的空间。城市更新需要基于既有的环境,品牌提升与精神堡垒可以成为与环境建立友善关系的重要手段,从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项目名称:上海农科院华漕院区城市更新再生
项目类型:改造
项目地点:上海市闵行区天山西路3000号
设计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奥默默工作室/华建集团上海院/华建集团环境院
主创建筑师:张海翱
项目负责人:刘威、徐志春
方案设计团队:徐航、李迪、杨格、潘文琪、李依杭、王竟闯、马丽宝、唐玲
设计总负责人:张珉、谢军辉
建筑结构设计负责人:杨爽、史炜洲
建筑结构设计团队:曹尚宏、周永华、倪萍、周露、王凯星、蔡文涛室内
室内景观机电设计负责人:金喆
室内景观机电设计团队:朱敏钰、沈雯婷、马琴、王时雨、澹爱丽、胡磊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2021.12-2022.6
建设时间:2022.11-2023.4
摄影师:傑意建筑摄影工作室
Project Name: Urban Renewal and Regeneration of Huacao Campus, Sha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oject Type: Renovation
Project Location: No. 3000, Tianshan West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Design unit: Oumoumou Studio, SJTU / Arcplus Institute of Shanghai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Co., Ltd. / Arcplus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 Landscape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ef architect: Zhang Haiao
Project leader: Liu Wei, Xu Zhichun
Scheme design team: Xu Hang, Li Di, Yang Ge, Pan Wenqi, Li Yihang, Wang Jingchuang, Ma Libao, Tang Ling
Design leader: Zhang Min, Xie Junhui
Person in charge of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Yang Shuang, Shi Weizhou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design team: Cao Shanghong, Zhou Yonghua, Ni Ping, Zhou Lu, Wang Kaixing, Cai Wentao
Head of Interior Landscap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Design: Jin Zhe
Interior landscap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design team: Zhu Minyu, Shen Wenting, Ma Qin, Wang Shiyu, Lan Aili, Hu Lei
Built Status: Completed
Design time: 2021.12-2022.6
Construction time: 2022.11-2023.4
Photographer: Jie Yi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Studio
More: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奥默默工作室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