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候车亭,江西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龙南历史悠久,建县于公元 953 年,是千年客家古县。境内现存围屋占赣南客家围屋70% 以上,享有 “中国围屋之乡” 的美誉。围屋是客家文化重要发源地和宝贵遗产,设计注重实用与防御,体现了客家人对家族聚居和集体安全的重视,同时也承载了丰富的地域风俗和文化。
候车亭位于龙南高铁东站南、北两侧站前广场,其中北广场1#候车亭服务于北侧社会停车场,南广场2#、3#候车亭分别为网约车、出租车等候点。候车亭整体采用开放空间形式,兼顾交通与休憩功能属性,是该区域综合性交通与休憩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
候车亭设计融入当地围屋元素和自然山水文脉,整体造型借鉴客家围屋的原型,以现代钢木结构隐喻现代与传统的融合,试图再现传统围屋风貌,与南侧传统围屋—栗园围遥相呼应,同时和周围自然山水环境协调统一,在功能和美学上达到完美平衡。
北广场社会车场候车亭由八组 13.2m见方的钢木结构单元体构成。单元体屋顶呈覆斗型,不仅有效地满足了遮阳避雨的功能需求,同时举重若轻的木构架也营造出开敞舒适的候车空间。
候车亭的天井则尝试融入当地传统围屋“四水归堂”的营造理念,在各单元体中部引入自然光线,提升空间亮度与通透感,同时在天井四周设置木质长条凳,构建出兼具实用性与传统围屋空间特质的公共活动场所。
南广场出租车候车亭由八组7.5m见方的钢木单元体横向拼接构成,为南广场出租车、网约车候车区遮阳避雨。单元体屋顶同样为覆斗型,中央内天井引入了风、光、雨水等自然元素,同时结合外檐悬挑造型,营造出开放的等候空间,以缓解旅客候车的焦虑情绪。
候车亭采用简约稳固的钢木结构单元,兼顾结构安全性与功能实用性。梁架采用合适角度和跨度,实现最佳遮阳挡雨效果。同时覆斗型结构形式力学性能优良,可有效抵抗外部风力等荷载,提高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而内天井则能有效引导雨水,快速引入排水系统,防止积水。
钢木复合结构建筑将传统建筑文化艺术与现代审美巧妙融合,创造出既传承历史又符合当代需求的独特风格。钢木复合结构设计既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心理诉求,又充分考虑现代人生活需求,完美融合了传统感与现代感。
钢木复合结构建筑将木材的自然纹理与温暖质感,和钢材的现代力量感及稳定性相结合,有效融合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其外观呈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功能上满足现代人对舒适和实用的需求。同时,该建筑形式体现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木材作为可再生资源与钢材组合,减少环境负担且增强建筑能效。
候车亭超越了单纯的雨棚功能,它不仅是一个为乘客遮阳挡雨的设施,更是一个温馨的社区聚集地,成为居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候车亭设计具有灵活性,可轻松转变为多种用途的活动场所。比如可改造成户外影院,让居民在夏夜观看电影,享受城市友好娱乐活动;也能变身为乡村 T 台,为本地设计师和手工艺人提供展示平台,推动本地创意和时尚产业发展;还可作为社区集市中心,销售本地产品、手工艺品和美食,增强社区经济活力和凝聚力。在节日或特殊活动期间,又能转变为民俗表演场所,让居民观赏舞龙舞狮、民间歌舞等本地传统表演,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
龙南广场候车木构亭凭借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对环境的深刻洞察,创造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木构亭不仅仅是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可持续设计案例,更是一个融汇城市文化交流的聚集地,为旅客和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高效、舒适的候车与活动空间。
建设单位:龙南公共交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主创:王力
建筑:胡华芳、徐洋、郭思敏、裴卓婷
结构:熊森、刘柳、纠春晓
摄影:直译建筑摄影工作室
Construction unit: Longnan Public Transport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 Ltd.
Design Unit: Central South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Chief Designer: Wang Li
Architecture: Hu Huafang, Xu Yang, Guo Simin, Pei Zhuoting
Structure: Xiong Sen, Liu Liu, Jiu Chunxiao
Photography: Zhiyi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Studio
More: 中南建筑设计院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