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山竹子旅店,浙江宝溪
Studio Anna Heringer
自 2011 到 2014 的三年间,中国使用的水泥比美国在上个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消耗的都要多。曾经住在自然材料住宅中的人们,现在都迁入了混凝土房屋中,而且这个趋势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在世界各地都变得更加普遍。事务所被委托设计 3 个旅店,以表现出传统天然材料和现代手法结合后的潜力:区别于传统的审美,设计师想要表现出天然材料的美感,直接将裸露的泥土用作外立面的设计。用非标准化的材料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加强了城乡直接的区别性和多元化,促进了经济的公平发展,保护了地球的生态。
▼竹质旅店的外观
这个项目是龙泉国际双年展的一部分,主办方邀请了12名建筑师来设计竹材结构的永久性建筑。Studio Anna Heringer 的设计团队被委托设计 2 个旅店和 1 个民宿。旅店的结构由石头和夯土材料组成。核心区包含所有的设施和楼梯,附有休息的空间。核心区外的部分是竹编的外立面,就像中国传统的灯笼,体现了编织竹子的表现力。
▼外立面竹编的结构具有强烈的表现力
通常人们认为可持续性是关于稀缺性的,但自然的性质并不局限于此。这些伟大的材料,竹子、泥土都是大量存在于自然中的,他们在经济和生态方面都有很重大的意义,对人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建筑是一个关于可持续发展、关于生活质量的倡议,让人民重视自然暗藏的巨大资源。
▼三座建筑分别为一栋男女混住的民宿,和两栋男女分离式的旅店
▼男生旅店
▼女生旅店
▼正在建设中的民宿
竹编和夯土的技术是劳动密集型的,对工匠的技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同时也让当地社群分享到最大的利润份额。该项目希望通过竹子的柔韧性等内在的特征形成的具有内含的文化品质。同时发扬中国丰富的工艺传统。宝溪的一大传统工艺就是当地的陶瓷船,这个形态变成了建筑外观的灵感来源。
▼竹编技术被用于建筑的外立面
▼建造过程
▼建筑核心部分的夯土结构
▼建筑内部的细节
建筑的能源系统是基于古老的采暖和保温方式:火和阳光,风,遮阴和植物的结合减少了空调的使用。为了避免将金钱和资源浪费在内部的温度控制上,只有核心区的房间使用了温控装置。而且核心区的温控方式采用了低科技的手法,保证了对环境的友好性:通过高效的锅炉加热生活用水,同时也采用太阳能收集器辅助加热淋浴用水,火炉同时可以在公共室内创造交流的气氛。
▼核心空间的建造过程
在这个星球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只提供70亿人口的工业化材料。使用天然材料,实现可持续和公平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个项目可以作为建立简单但有意义,相信自然材料真实性的“迷人力量”的典范。
▼总平面
▼立面和平面
▼热循环系统
▼建筑细部
Location: Baoxi, region of Longquan, China
Client/Sponsor: Municipality of Longquan, China
Timing: start designing in March 2013; end of construction in October 2016
Gross (external) area: 1153 m2
Total cost: 840000 USD (RMB 5800000)
Concept and design: Anna Heringer
Team Studio Anna Heringer: Stefano Mori, Karolina Switzer, Wayne Switzer, Yu Xi
Main contractor: Shanghai Kangye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 Co.,Ltd
Consultant in earthen structures and over all concept: Martin Rauch;
Consultant in bamboo structures: Emmanuel Heringer;
Consultant in heating system: Harald Mueller, Franz Petermann;
Consultant in energy system: Prof. Klaus Daniels
Suppliers: local craftsmen
Phorographer: Jenny JI, Julien Lanoo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