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公馆造店记之胭脂水粉
Red Mansion Shop
烟笼寒水月笼沙是杜牧诗中的秦淮河,河水荡漾开去,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潋滟随波流走的时光,以河畔的传说故事为注脚,构成了南京城的厚重感和人文积淀。
六朝烟雨十里秦淮,夫子庙正殿以西百米处,面北拾阶而上,贡院街17号原说民国时为大世界歌舞厅。当大门再次开张迎客,却是设计师潘冉新造的又一座红公馆。
▲ 接待大厅
书如其人,画如其人,对于设计师,作品如其人。潘冉在南京传统人文气息熏染下,从江南文人墨客的精致生活态度中,解读空间美学与哲思,设计观念和实践相互印证,他也被誉为当代建筑室内设计东方精神推动与践行者。
▲ 接待台
初见,红公馆民国意味渗透在空气中,复古而不泥古,空间灵动,娇艳褪色仿佛秦淮八艳柳如是的水粉胭脂红。颗粒感的画面中,游走的人被定格在昏黄的灯光里,如从老电影中走来,恍如隔世却又是切实今生。
▲ 文化馆
以“探索”为主题展开平面布局,一层设置门厅、民俗博物馆、堂食区层层递进,引入传统建筑“藏经阁”的概念,将咨客服务、休息等候、地域性格融为一体。
由拱形门廊进入民俗博物馆,如城门缩影,两侧分置微形照相馆和账房,旧物围绕着衣、食、住、行的主题铺陈,诉说着那个时代的生活点滴。希望通过的食客在一个盛满回忆的空间稍作逗留,感受欣赏,并与之产生进入古典语境的准备。
家具呼应空间,有南洋家具的影子,可以看到民国文化的包容,深色编织藤面的古典样式与粉蓝色布艺软垫相得益彰,厚重与轻盈完成对偶。
▲ 就餐区
“得天独厚的采光优势让自然表达诗意,新的红公馆则更像一出室内剧,用人工光渲染怀旧气息,更像一座经由时光雕刻的影棚”设计师说。
就餐单元依据顶面分割布置家具组团,形成就餐单元,黄铜灯具吊在空中形成竖向连接和呼应。单元顶面的阵列表现,由黑色的缝隙连接,功能繁复的设备、系统被整理消隐在缝隙之中。
▲ 洗手间
深色木框里镶嵌瓷砖、镜面,如同德式建筑的表皮,立面的分割与功能呼应。吊灯、壁灯、射灯、烛光各种层次的照明映衬下,黄铜制的家具、器具泛出温暖的光泽。
▲ 楼梯
旋梯作为通往二层的竖向交通,被放置在独立的空间内,成为空间的一部分而已。盘旋的梯段完成交通功能,构建了行动的趣味。
空间限定采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将竖向系统,用精工制作的铜质格栅,围合出“中庭”的透视感,视觉重心全部落在旋梯上,加强了仪式感。
黑钢板与珊瑚红大理石是制作的旋梯的主要材料,设计师精心设计了扶手圆润的手感,灯带强化了流畅的圆弧线条盈盈可握。
在中庭区旋梯的几何圆心,从二层垂钓下来一束斗拱,收住攀爬时张望的眼光。此“斗拱”并非装饰,而是一架原创的艺术吊灯,在中庭的核心,与旋转的梯段一起成为行动的组织者。
出挑的旋梯克服重力限制从而自由,柯布西耶、贝聿铭都是旋梯的拥趸,他们通过旋梯把见棱见角的空间打磨成流线型,上上下下毫无滞涩。在红公馆亦是如此,设计师深谙弧线更具一种时间的连续感,张力十足。
旋梯平面如同切开的鹦鹉螺,保持自然绝美的黄金分割,黑色是皮囊,红色是魂灵,成就了红公馆中最美的楼梯。
从斗拱吊灯发散出的“光芒”从顶棚延续到立面,形成的格栅遮掩了二层的用餐区,直至首层中庭,形成秩序感,以一呼百应的方式拱卫中心。
▲ 二层就餐区
二层空间分为开敞就餐区与私密就餐单元,内外有别。过拱形门廊经由通道将客人送入包间,遵循谦逊的东方传统,通道两侧相对包间的房门有意避让,在今天看了则是增加了私密感。
▲ 二层卡座区
桃花扇的“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林黛玉说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西厢记的“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文学戏曲名篇作为各包间的叙事主题,突显空间性格,才子佳人、文人骚客仿佛正是回到南京的过去,吟唱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的金陵。
▲ 二层就餐区入口
空间主体气氛以深灰色木饰面为主,精致的线角铜艺点缀其中,搭配粉色系的主题表现,厚重的历史长河与婉约瑰丽的秦淮妆容,在一个空间内完成了对偶的诗话。
▲ 二层就餐区
二层沿街面的开敞式就餐区,因历史建筑立面保护的条件设立而变得遮蔽。设计师格外珍惜店面唯一拥有自然采光的位置,复古的窗口镶嵌古法玻璃,让光线顺利进入,同时屏蔽纷乱的外部形态。
顶面有序的木质分割中,局部嵌入浊银镜面,有效的拓展了空间高度,将柔和的外部光线反射到内部空间,增加照度。
▲ 二层包间
近代,从开眼看世界到叩问国家何以富强成为清末延续到民国的故事线,从拒绝到接纳改良无比艰难。艰难时世,反而塑造出一批学者,在科学、文学、美学、建筑诸多领域大胆开拓形成系统,供今天咀嚼回味。
▲ 过道
当设计界拂去西方流派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眼花缭乱,真正叩问自心时,会自然泛起连接:从2500年前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1800年前魏晋七贤的竹林隐逸,从1000年前赵宋士大夫的潇洒入世到500年前朱明文人的内敛精致,情感的补充,生活的细节都让人充满自信。
在红公馆,穿越感、疏离感、归属感最终对应的都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能看懂的总归还是内心存贮的旧相识,人、事、物皆是。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才可正心诚意坦荡光明。
项目名称:红公馆造店记之胭脂水粉
设计团队:東琪及道
主持设计: 潘冉
陈设设计&执行:名谷设计机构蜜麒麟陈设组
特约艺术家:乐泉,乐晓菊
项目地点:中国, 南京市夫子庙贡院街
项目面积:2200平方米
主要材料:木.灰泥.石材.铜艺
竣工日期:2018年7月
摄影:李国民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